隐形矫正的八个误区你知道吗?不知道就来看看吧
日期:2017-09-13 浏览: 次
隐形矫正技术虽然说始创于国外,但随着3D打印技术及生物材料的研发,国产的生物材料再也不比外国的差距很大,而且国内的正畸医生和国内的隐形矫正牙套生产厂商,均是按照国人牙
透明的矫正器,几乎隐形,解决了传统矫正不美的感官,矫正过程与效果可预见性,从而更能被接受。
误区1
进口矫治器比国产的好?
隐形矫正技术虽然说始创于国外,但随着3D打印技术及生物材料的研发,国产的生物材料再也不比外国的差距很大,而且国内的正畸医生和国内的隐形矫正牙套生产厂商,均是按照国人牙齿的尺寸个性化设计的,矫治方案融合了国内正畸专家、主治医生、计算机语言高科技设计,对生物材料、生物力学、针对不同矫正阶段的矫正调整要求都很高。
所以,医生的诊疗水平、厂商矫正方案,以及矫正患者的医从性(每天坚持佩戴20-22个小时以上)才是决定矫治质量的关键。
误区2
只有到了12岁牙换完后才能矫牙
传统观念认为,只有到了12岁才能矫正。这个观念其实是片面的。
牙颌畸形其实是一种发育畸形,好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预防和矫治。对于牙齿“地包天”、小下巴、面部左右不对称、严重的龅牙和严重的牙齿拥挤不齐、面部肌功能异常如睡眠时张口呼吸、各种口腔不良习惯如咬下唇、偏侧咀嚼等等,这些均影响面部骨骼的正常发育和口腔功能,宜越早矫正越好。
误区3
矫牙是小孩和青年人的专利
很多人认为牙齿矫正只是针对儿童和青年人,中老年人不能进行正畸治疗,其实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成年人虽然生长发育已经停止,骨的外部形态已稳定,但牙槽骨部的再生改建能力依然存在。
很多人误以为,成年后,骨头已经定型,仿佛木已成舟,无法改变。但牙齿矫正依靠的骨头——牙槽骨(即包裹着牙齿的骨头),是高度可塑性组织,也是全身骨骼中变化最活跃的部分。
一般来讲,成年人如果没有严重牙周炎症的话,牙齿是可以矫正的。
对于60岁成年人和12岁儿童,矫正力对健康牙齿的移动效果没有太大差异,但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年龄大一些,矫正难度可能也大一些;移动的速度没有那边快。
成年人业已定型的颌面部骨骼畸形只能靠外科手术来解决,单纯正畸只能解决牙齿问题。
误区4
矫牙很痛不能正常饮食
隐形矫正,相较于传统矫正来说,很突出的优点就是可以正常饮食(牙套可以自行摘戴)。每更换一副牙套,就意味着矫治加力,这头两三天内会感觉牙齿紧或有少许酸痛,这些轻微的不适感一般人都能忍受且很快会消失,属正畸治疗引起的机体的正常反应,无须担忧。
至于饮食方面,在矫治期间若用漱口水漱口,需要用清水再漱干净,以防牙套封闭环境造成牙齿表面产生反应层,牙齿变色;不要再戴牙套期间,带着牙套喝有色饮料,尽量摘下来,再进行饮用。
误区5
拔牙矫治有害
不少人矫治时自己以及其家属对矫治“需拔牙不理解”!担心矫治中拔了牙会影响咀嚼,以致因不愿拔牙而放弃了矫治,这种顾虑是多余的。
矫治拔牙是一些牙颌畸形必须采取的步骤,根据正畸方案设计,通过矫治力对牙齿进行重新排列,而在重新排列的过程中往往需要一定的间隙来排齐拥挤错乱的牙齿,或者为某些龅牙患者内收过突的门牙,改善面部型态。
要不,没有间隙谈何矫治?
若需要间隙,那间隙从何而来呢?
拔牙可以提供可用的间隙。
从国内外一百多年的正畸史来看,拔牙矫治相对于不拔牙矫治无明显害处。
误区6
矫牙后,年老牙齿易脱落
有些家长担忧,牙齿矫正后会造成老来牙齿松动,甚至牙齿早脱,这个观点是不科学的。
牙齿矫正是通过轻的矫治力引导牙齿移动,临床上就是利用牙槽骨的可塑性,进行牙齿畸形的矫治:即给它一个力,它能随之移动。这种可塑性伴随人的一生。
过程是渐进的,牙周膜是健康的,牙齿是稳定的。正规的正畸治疗不会对牙齿、牙周组织产生创伤。
牙齿脱落的原因有可以是受外力撞击引起,也可能是牙周病引起牙龈萎缩引起或是年老牙龈营养性萎缩造成牙齿松动,严重后是牙齿脱落。
误区7
牙齿矫正时间越短越好
牙齿移动的量是有限度的,牙槽骨、牙周膜、牙齿三者需要保持一种平衡和谐的状态。移动太快会导致牙齿松动。
根据每个人个体的牙齿不齐的严重程度不同,疗程也不一样,一般1-2.5年左右,临床上一些极严重病例的疗程达3-7年也很正常。
误区8
矫牙很简单,找谁都一样
牙齿矫正是很复杂的治疗过程,对牙齿矫正患者的检查、诊断,制定合理的矫正计划,乃至整个矫正过程,每一步都很关键。
所以建议慎重选择,尽量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有资质的正畸医生、选择有品牌知名度的正畸产品来完成牙齿的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