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我们 > 美加动态 >

前牙修复中咬合注意事项

日期:2016-10-18  浏览: 次 
前牙修复中应该关注的咬合问题涉及牙齿排列、上前牙舌侧形态、下前牙切端位置和形态、前牙的接触方式等。
前牙修复是近年来口腔修复的热点之一,随着患者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 前牙修复患者对美的需求越来越多。

虽然在口腔修复的传统治疗要求中,对前牙修复一直有美观要求, 但是随着患者期望的提高、口腔修复技术和材料的进步,美学修复即使在治疗原则层面上基本等同于传统修复原则,却对修复质量的追求较传统口腔修复有明显的提高。


1、前牙美学修复中咬合处理的一般原则

前牙作为人体器官之一,维持美观的外形只是前牙功能的一部分,前牙还有参与发音、切断食物等功能。

口腔修复治疗是以通过修改、改变或重塑牙齿的形状来实现这种形状改变在上下颌牙齿接触的过程中就会产生不同的力效应。

咬合问题处理的实质是通过改变在各种下颌运动中牙齿的接触方式,进而影响牙齿、牙周膜、颞下颌关节及咀嚼肌等相关组织的受力,再通过神经反射等作用影响口颌系统的整体功能。

因此,前牙修复中应该关注的咬合问题涉及牙齿排列、上前牙舌侧形态、下前牙切端位置和形态、前牙的接触方式等

咬合关系在维持口颌系统功能健康中起重要作用,而前牙在下颌功能运动中具有引导下颌前伸、侧方运动的功能。

对于一个健康成年个体来说,其个体性的下颌运动形式必然和个体的咬合特征、咀嚼肌群的习惯性运动方式及颞下颌关节的功能性运动特征和负荷分布相适应。

如果在进行前牙修复时不考虑个体的下颌运动特征,势必会对口颌系统的功能造成较大影响,有可能引起口颌系统功能紊乱,而且这种可能性会随着修复牙齿的增多而增大。

因此,在进行前牙修复前必须对现有的口颌系统状态进行全面评价,在治疗设计及治疗过程中应尽量使修复治疗对颞下颌关节和咀嚼肌的功能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 使口腔修复过程对口颌系统的功能冲击降低到最小,也有利于修复效果的长期稳定。

2、单个前牙修复的咬合处理

对于成年人的单个前牙修复,首先要分析保持前牙位置稳定的受力环境。这种受力环境有可能不是一个理想的力学平衡环境(牙齿受力的各向力矩保持平衡),例如前牙开牙合的成年患者, 虽然没有各种咬合状态下的咬合接触,但是由于其牙周组织已经适应这种状态,牙周组织的各种成分在这种力学条件下已经处于稳定状态, 因而牙齿的位置也可保持相对稳定。

但是当修复改变这种受力环境时,则有很大可能引起被修复相关牙齿移位和出现其他情况。因此,单个前牙修复的咬合处理原则是在保持现有牙齿力学环境基本稳定的前提下对形态、颜色等外在因素的改善。

当然,在修复时也应该对承担牙齿力量的牙周组织进行必要的评价,如果牙周组织已经出现一定的病变,其承担力量的能力已经受损,应适当减少牙齿的受力。

单个前牙的修复是口腔修复的常见类型,其咬合处理的方法相对简单,在修复过程中,一般都会注意正中合不出现咬合早接触,否则患者会有明显的咬合不适而继续寻求治疗。

但是,往往忽视非正中状态下的咬合处理,出现下颌前伸和侧方运动过程中的咬合干扰。

这种咬合干扰如果比较轻微或患者的适应能力较强一般不会出现比较明显的不良反应。

但是,比较明显的前伸和侧方咬合干扰有可能引起髁状突的前伸受限、压迫盘后组织出现颞下颌关节不适,以及咀嚼肌功能状态的改变等问题。

此外,长期的非正中运动干扰有可能会使被修复牙齿承受过大的力量,严重者会引起牙齿的移位、 桩核或冠的脱落和牙根折断。

在单个前牙修复时应该仔细检查咬合关系, 特别是非正中状态的咬合状态,使修复牙齿受力不大于被修复前的状态或邻牙。

在进行咬合检查时,除用咬合纸检查咬合接触部位外,还应该将手指放置在被修复牙齿和邻牙的唇面触诊,感受下颌在功能运动过程中的功能动度,避免被修复牙齿承受过大的力量。

因为现有临床常用的咬合检查手段(如咬合纸等)对咬合部位有较好的检测能力,但对力度的检测相对较差。用这种较简单的方法对前牙这种以受侧向力为主的牙齿有比较理想的效果。
0

美加品牌 更多